提升医生诊断能力和报病效率,每5分钟更新珠海市的最新核酸检测情况,实时掌握120出车量信息,开展急资源的动态跟踪及高效调配……1月18日,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正式上线,平台将力争成为珠海市抗击疫情的“智慧中枢、云端大脑”。

关口前移、提前预警
据悉,该平台是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牵头,平安智慧城市承建的地市级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平台,结合珠海特色,全面对接医院、疾控中心、120急救中心 、核酸检测等四大监测渠道,建设了症候群、新冠多点触发上报、药品等七大预警体系,后续将衔接更多渠道,将监测网络织密织牢。
平台完善了珠海市现有传染病直报体系,构建智能化症状监测系统,建立症候群暴发预警模型,实现早期探查预警,形成大数据预警分析能力。

该平台可围绕发热呼吸道腹泻等症候群,持续、系统地收集、分析临床数据,构建基于时间、空间维度的症候群暴发预警模型,及时发现各类症候群在时间、空间上的异常聚集,实现对疾病暴发的早期探查预警。
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军卫介绍,这个平台是一个创新的理念,是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要素进行实时抓取,包括发热门诊病人流量的变化、学校学生的缺勤率的变化、就诊病人症候群的变化。

刘军卫表示,平台将能先行感知人群疾病异常动态的变化,并通过信息的变化,做预测、模型的分析,以及对下一步的处理做先行的决策,有利于决策是进行联防联控,还是对多点触发的管控。
刘军卫举例介绍,比如珠海突然出现不少60岁以上老人看病,都是存在发热、白痰、咽喉痛、肺部没有感染的情况,通过该系统,将可分析这是什么症候群,跟以往哪类症候群能进行匹配,这个症候群又是否甲流等。
通过该系统,在病人的病原学结果出来之前,就可以先期做介入,把散在的数据归结起来。
“有了先知之后,如果是甲流的,就能向各个医疗机构发出预警,要求加强对甲流的筛查,如果出现了危重病人,通过这个平台的数据分析,各医疗机构还将关注由这类发热病人产生危重病人的变化。”刘军卫说。

信息上达,智能预判
另外,该平台将拥有构建疫情趋势预判能力,可探索仿真动态预案构建,强化一线信息全面反馈,实时跟踪应急资源储备。
平台可每5分钟更新珠海市的最新核酸检测情况,可查询新增和累计新冠肺炎疫情数据。平台还可实时掌握120出车量信息,强化应急资源的动态跟踪及高效调配能力,探索基于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智能化动态应急预案。
记者了解到,该平台数据的抓取,还需全市各渠道、各部门的配合,该平台也将打破“以往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平台,都是卫生系统内部平台”的模式。平台还将抓取包括学校、车站、海关、冻品库等单位的信息,实现多点触发的采集、研判。
平台将加强联防联控
该平台将加强上下联动能力,加强医防协同能力。
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徐超龙局长表示,加强部门协作能力,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,希望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加持下,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能发挥出“先知、先决、先行”的作用,打造出一个集中统一、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