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门有个“神秘资料库”要出道啦!记者从斗门档案馆获悉,该馆新馆已于日前完成搬迁。新馆设在哪里?有哪些新亮点?记者带你去探营。
未来可容纳150万卷档案
斗门区档案馆新馆位于白蕉镇虹桥一路25号,白蕉镇市民艺术中心内,已于11月9日正式启用。
新馆按照珠三角地区县级档案馆一类标准进行建设,总建筑面积5668平方米,楼高11层,内设对外服务区、阅览展览区、档案库房区、档案业务办公区和技术用房区等五大功能区域。
记者走进全新的档案馆,新馆让人眼前一亮,不但布局合理、功能也很齐全。
一二楼为门厅和展览厅,三楼为向市民开放的档案查阅服务大厅、阅览室、查阅登记室等;四楼为会议室;五楼至九楼为档案库房;十楼则为斗门区城乡建设档案室;十一楼还设有数字化用房、接收室和裱糊修复室、出版发行室等。
变化最明显的,要数库房面积的提升。据介绍,新馆档案库房实用面积为2262平方米,比旧馆库房面积足足提升一倍多。档案存储量也将迎来大幅提升,原旧馆存有约11万份档案资料,而新馆预计可容纳150万卷档案,能够满足现存档案的保管和今后30年应依法进馆档案的需求。
多项服务与市民密切相关
提到档案馆,不少市民都会以为,这里是只保存政府保密文书、或做学术研究的人才会来的地方。
可记者走近它,才发现这个“神秘资料库”跟市民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据介绍,市民的婚姻、公证、社保等多个种类的信息,都可以在这查到。
记者看到,在新馆三楼的档案查阅服务大厅内,已设好接待咨询台,旁边还设置了书籍杂志查阅区和电脑查阅区,环境简洁而舒适。“明亮舒服多了,各项查询设备也迎来全面升级,市民要查阅档案资料更方便。“前来查询档案的市民许先生点赞称。
安保、存储暗藏“黑科技”
一份份珍贵的档案或史料,是如何存储和做好安保?原来离不开“黑科技”!
据斗门区档案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陈建浓介绍,以往要保证适宜的存储环境,每天必须人工手动测定库房的温度湿度,每天抽湿必须人工清理积水。
现在,新馆全部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。库房温度将保证在14至24摄氏度之间,湿度保证在45至60度之间。只要超出标准,控制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空调和抽湿设备,全自动化监控。
而在库房内,一个个智能密集架,让人大开眼界。要翻查档案,必须输入电子密码,成功解码后,密集架将自动打开,每个密集架内的存放状态、温湿度均有显示,非常智能。
整个库房的安防系统同样精密。每个库房都需要专用门卡才能打开,处处有视频监控,每位工作人员进出都有记录。记者注意到,目前,新馆已构建起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。只见文书档案、历史史料、照片视频档案等各类档案资料均已被妥善存储。
更让人期待的是,未来数字档案馆也有望在斗门推广。据陈建浓介绍,目前已配套了数字档案馆系统第一期,待整个系统搭建完成,斗门也将可实现档案数字化,届时市民足不出户,就可查询档案资料。
据悉,斗门区档案馆新馆的投入使用,是斗门区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也是斗门区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起点。接下来,斗门区档案馆将充分发挥好档案安全保管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档案利用中心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、电子文件(档案)备份中心“五位一体”的功能作用,更好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提供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