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日,天津市报告一例冷库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。随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。随即,11月10日,海关总署发布消息,因从印度尼西亚进口1批冻刺鲳鱼1个产品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,对相关企业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。
这些信息,再度引发市民对冷链食品病毒防控的关注。
我市对冷链从业人员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?冷链从业人员、食品经营企业工作人员、餐饮从业人员、消费者又该如何做好防控?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珠海市疾控中心刚刚发布最新指引!
全市冷链从业人员接受核酸检测 结果出炉!
据了解,针对天津冷链从业人员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,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,对全市冷链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检测。
截止目前,全市进行核酸检测和扫码的进口冷链从业人员共335人。其中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的冷库直接接触人员316人,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的冷链物流企业人员12人,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的港口码头从业人员7人,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!
接下来,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推进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冷库、冷链物流企业从业人员、产品及场所环境核酸检测每周全覆盖,部署开展国产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冷库从业人员、产品及场所环境核酸检测每半月全覆盖工作。
在具体操作上,冷链从业者应该怎么处理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?市民在购买和制作食品时,应该注意什么?
对此,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珠海市疾控中心,分别发布新要求和作出提醒!
从业人员需按以下要求做好防控
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,进入秋冬季后,呼吸道传染病高发,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。冷链从业人员和食品经营企业工作人员,要按以下四点要求,继续做好科学防疫和常态化防控,切勿麻痹大意。
一、农贸市场管理要求:
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清单,法人要签订责任书;所有进口冻品要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;入库进口冻品要先消毒,做到每批必检(核酸);对接触进口冻品的人员、冻品、环境和运输车辆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人员扫码;农贸市场每天要保证彻底消毒一次。进入农贸市场要测体温,农贸市场从业人员、顾客要戴口罩,冻品经营者要戴手套,冻品交易要扫码支付。
二、食品经营企业及餐饮、冷链从业人员防控要求:
坚持实行“绿码”上岗制,从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,注意个人卫生(加强手卫生),保持人员安全距离,保证空气流通,确保环境消毒,异常症状及时上报。
三、装卸储运防控要求:
储运物资要出具证明,港口码头装卸从业人员加强个人防护,运输配送杜绝直接接触货物,做好日常消毒。
四、出现健康状况异常人员的应急处置措施:
开展流行病学调查、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、疫点消毒等;对环境和冷链食品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;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;发现疫情苗头,要暂时关闭工作区域,切断传播途径,同时按规定处置污染物。
市民避免用手直接接触
市民在选购、制作食品时,需要注意什么?
对此,珠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,超市是人流密集的场所,前往超市、市场等场所建议佩戴口罩。
市民在选购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时,要注意手卫生,购买及接触冷冻食品时可戴上一次性手套,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,更不要用脏手去揉眼睛,摸鼻子和嘴,回家后要马上彻底洗净双手。
在食物制备与储存方面,市民需选择新鲜、干净的食物,选择干净的水加工食物,做好食物和加工器具的清洁,清洁过程中要防止水花飞溅。
在处理食物过程中,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。处理完肉、水产品等生的食物时,最好用肥皂和流动干净的水来洗手,最少洗20秒。
市民在加工或存放食品时,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,防止交叉污染。食物需要彻底煮熟煮透,尤其是生肉、生的水产品一定要彻底加热。
食品存放方面,市民应把食品存放于安全的温度下。买回来生肉和生的水产品时,可先按照一定食用份量分割并独立封闭包装,再放入冰箱冷藏。存放的时候注意跟熟的食品分开。
同时,珠海市疾控中心提醒,市民将食物做好之后尽可能在两个小时内吃完。如果不能马上吃完,最好放冰箱冷藏,再次食用前还要彻底加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