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37亿人次游客,同比恢复79.0%;4665.6亿元旅游收入,同比恢复69.9%。后疫情时代,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,压抑已久的出游热情被点燃,出境游转“内需”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,旅游安全不可松懈、疫情防控不可轻心。要积极运用智慧化手段,进一步完善大客流应急预警机制;要加强对秋冬旅游市场走势和消费特征的预判,进一步优化供需结构。
八天长假期间,受疫情影响居民出游半径和出游时间缩短,200多公里的中短程游火热,“无预约、不旅游”!数字技术在旅游预约、行程安排、客源分流、消费导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部分中高消费游客群体转向西部“人少的地方”,为刺激国内游市场,数百家景区减免门票,节中机票“大跳水”……让大数据来告诉你这个黄金假期有何不同。
国内游客恢复近八成
八天长假期间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.37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.0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.6亿元,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.9%。
国庆、中秋节长假第一天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.97亿人次,同比恢复73.8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6.5亿元,同比恢复68.9%。
国庆、中秋节长假第二天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.08亿人次,同比恢复80.3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5.1亿元,同比恢复69.5%。
3日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.11亿人次,同比恢复78.2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0.7亿元,同比恢复66.8%。
4日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.1亿人次,同比恢复81.1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07.9亿元,同比恢复70.6%。
5日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.88亿人次,同比恢复80.1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5.9亿元,同比恢复71.4%。
6日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61.5万人次,同比恢复79.9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8.8亿元,同比恢复69.7%。
7日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208.9万人次,同比恢复82.6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18.4亿元,同比恢复78.1%。
8日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855.3万人次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.3亿元。
中短程游热
八天长假期间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13.0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4.2公里,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增长56%以上。
假期首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42.8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3.7公里,较劳动节有所收敛,表明国庆假期旅游的休闲度假属性更强。
假期次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35.0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6.6公里,在目的地出行半径扩大。
假期第三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23.8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4.2公里。
假期第四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22.2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4.6公里,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有明显增长。
假期第五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94.3公里,假期后半程错峰出游开始启动,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3.8公里。
假期第六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00.1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3.8公里,48.6%的游客前一晚在目的地过夜。
假期第七日,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02.1公里,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3.6公里。
出境游转“内需”
新冠疫情全球持续流行,国庆中秋长假成为出境旅游需求转“内需”的重要窗口。长假前6日,国内航班数同比增长11.7%,座位数同比增长14.8%,但客运量仅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成左右。长假期间每天增开铁路列车500多列,但客运量不到去年同期的7成。
门票减免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有超500家景区免门票,超过1000家景区半价或其他优惠。受产品价格、出游氛围等多重因素推动,出游决策提前期由往年的1个月缩短为2-3天。
“无预约、不旅游”
假日期间,景区进一步普及分时预约、无忧退、秒入园等智能服务,数字技术在旅游预约、行程安排、客源分流、消费导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“无预约、不旅游”得到更大范围推广,本次假期实行实名制约的景区同比增长3.5倍多,超94%的5A级旅游景区实施了分时预约制度。携程平台已支持覆盖1200个城市和目的地的一万多家景区的预订预约。高德地图推出全新“全境智能”系统,实时监控及预判景区、商圈、交通枢纽等区域客流和路况。百度地图升级AI导游功能,提升游客体验。各地争相引入智慧化手段保障游客游览体验。
过夜比例提升
八天长假期间,游客过夜比例为49.6%,游客满意度达85.7,较端午和劳动节假期略有提升,处于“满意”区间。
“光盘行动”盛行
假日期间,多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倡导“垃圾随人行”旅游文明,餐馆、景区纷纷贴上“光盘行动”等标语,杜绝餐饮浪费。越来越多的游客自觉认同并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旅行社主动为团队游客配小份餐,散客点餐主动减少分量。家庭近程出游就餐余量打包,就餐文明蔚然成风。
“去人少的地方”
长假前7天,东部沿海地区仅广东和江苏接待量进入前10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直辖市排名20开外,内蒙、甘肃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新疆等开阔地区游客接待排名较以往假期明显前移。
线上科技助力“轻出行”
外卖平台数据显示,长假期间送往酒店、景区等旅行场所的洗护用品、母婴产品等销量同比增长2倍以上,充电器、充电线等电子配件订单量更是大增超过4倍。饿了么数据显示,跨省/市的异地订单环比劳动节期间增长了近一倍。长假期间,还有不少人通过饿了么代跑腿业务,实现餐厅代排队,甚至下单代买景区门票、电影票。网络租赁让“轻出行”成为旅行新时尚。
节中机票“跳水”
5日,航空公司联合旅游预订平台适时推荐部分机票早晚时段“跳水”打折信息,对有闲暇时间的居民出游形成有效的刺激。假期剩余几天由北京、上海出发至丽江的机票最低价在300元-550元之间,至西宁的最低预定价仅为400元上下,较去年同期低26%左右。
“小团游”升温
“大团游”向“小团游”转变,“私家团”不断涌现。一方面安全、品质成为游客出行的关注重点,另一方面出境游市场的高端消费群体回流。“私家团”、个性化定制、精品小团等旅游服务市场加速扩容,并在提供新体验、新需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旅拍、自驾、私人游艇出海、乘直升机求婚等个性化环节不断满足消费群体定制需求。
5日成返程高峰
受疫情影响居民出游半径和出游时间缩短,百度地图大数据报告显示,全国高速返程拥堵则在10月5日下午4点左右出现最高峰。游客近程和周边为主的“二次出游”的意愿升高。
专家建议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,加强对秋冬旅游市场走势和消费特征的预判,进一步优化供需结构。受疫情影响,旅游产业景气回升滞后于市场景气回升,“人气”会比“财气”先起来。要重视冬季冰雪、避寒、乡村旅游、体育旅游等需求的变化,开展冬季旅游市场需求调研,指导冰雪资源富集区根据冰雪资源特色,结合民宿、运动、度假、温泉、研学等开发新的冬季旅游项目及产品,加强在冰雪资源匮乏的南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宣传。
注:以上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(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)综合各地旅游部门、通讯运营商、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测算而来。